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3月5日发布了有关“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的国际核燃料循环标准将在放射性元素铀的分析上发挥作用” 的新闻。该协会下设的国际核燃料循环委员会(编号为C26)制定了一项新的测试方法标准 “用热电离质谱仪双峰法测定铀同位素组成的标准试验方法”,标准号:ASTM C1871-2018,于2018年2月1日发布并实施,旨在更好地表征核燃料循环中的放射性元素铀。

对于为什么选择热电离质谱仪“双峰分析法”,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比利时Geel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的国际成员Stephan Richter给出了如下解释:
因为热电离质谱仪“双峰分析法”与其他实验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度,而且双峰分析法技术成熟,已被广泛用于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在研究地球化学和物理过程中,该方法可以准确的判定那些天然长寿命同位素的半衰期。
众所周知,放射性元素铀是自然界中能够找到的重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同位素,均带有放射性,拥有非常长的半衰期(数亿年~数十亿年)。此外还有12种人工同位素(铀-226~铀-240)。铀在1789年由马丁·海因里希·克拉普罗特(Martin Heinrich Klaproth)发现。铀化合物早期用于瓷器的着色,在核裂变现象被发现后用作为核燃料。
Stephan Richter同时指出,双峰分析法还可以被用作调查核设施和实验室转化和取样过程的有力工具。他说,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这种双峰分析法的精度很高,特别是如果样品在同一个样品盒上进行测量,使用相同的方法参数和检测器校准的时候。
新标准将由授权参与核材料分析的实验室使用。